江苏省传统文化促进会欢迎您!!!
返回首页|加入收藏|联系我们
  • 首   页
  • 协会新闻
    协会通告
  • 行业资讯
    协会概况
  • 名家访谈
    政策法规
  • 奖项评选
    学术交流
  • 会员风采
    专题活动
  • 传统文化拾萃
    会员服务
  • 分支机构
    教育培训
  • 联系我们
今天是:
协会通告更多+
  • 关于开展江苏省传统文化促进会“传薪奖”评选表彰活动通知
  • 2020年江苏省传统文化促进会会员、会员单位发展通知
  • 致江苏省传统文化促进会全体会员的倡议书
政策法规更多+
  • 关于印发《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认定与管理办法》的通知
  • 中共中央国务院重大国策: 2020年, 全面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官方开展文物火灾隐患整治和消防能力提升三年行动
  • 八达岭出台破坏文物和不文明旅游行为惩戒办法
  • 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
  •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九项保护措施指什么?
  •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
会员服务
入会事宜协会基地表格下载
  1. 江苏省传统文化促进会入会须知
  2. 江苏省传统文化促进会“传薪奖”申报表格
  3. 副主席、常务理事、理事提名条件
  4. 江苏省传统文化促进会会员入会申请表
  5. 分支机构、代表处管理办法
  6. 江苏省传统文化促进会团体会员单位入会申请表
教育培训 理论|评论 会员|理事|会员单位|理事单位|常务理事单位 入会条件|协会基地|申请条件|表格下载 年度人物评选|江苏文化传承奖 展览展示|论坛峰会|企业沙龙 协会简介|协会领导|内设机构|各市协会|协会大事记|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江苏传统文化促进会 教育培训正文

改时间·保公平·强兜底——聚焦2020年艺考之变

2020-03-13 10:19:22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记者施雨岑

  据统计,2020年全国艺术类专业报名人数预计为115万。疫情尚未结束,这些考生何时能考试?如何保障考试顺利进行?教育部12日召开会议,部署做好2020年艺术类专业招生考试工作。在这个特殊时期,艺考将发生哪些变化?

  焦点一:高考后再组织现场校考

  受疫情影响,全国各有关高校都推迟了艺术类专业校考工作。教育部要求,各有关高校要针对今年疫情防控的新形势,根据不同艺术类专业人才选拔的特点,科学制订校考工作方案,积极引导考生理性报考。对于与专业考试要求相关度不高的专业、省级统考已覆盖的专业,高校要尽量减少校考专业范围。

  对于拟继续组织校考的高校,在确保公平、公正的前提下,鼓励高校采取考生提交作品、网上视频面试等方式考核。对于专业性强且拟继续组织校考的高校,鼓励先对报名考生进行初选,在高考后再组织现场校考。具体方案由高校确定。

  “校考组织方式包括现场考核和非现场考核两种。”教育部高校学生司负责人说,对于拟采取现场考核的高校,原则上2020年高考前不组织现场校考,应安排在高考结束后、高考成绩公布前组织。对于拟采取提交作品、网上视频面试等非现场考核方式高校,要尽快确定考核时间,便于考生提早规划备考安排。

  焦点二:非现场考核方案确保公平公正

  据介绍,近年来已有部分高校在艺术类专业招生和高水平艺术团招生中,对提交作品、网上视频面试等方式开展了积极探索和实践,积累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但是,非现场考核如何确保公平公正,成为社会关注焦点。

  为严格考试过程管理,确保考核公平公正,教育部作出数项规定:

  ——考生提交作品时,要根据学校远程网络平台统一制式要求,完成相关作品录制后立即上传,不得进行编辑处理。

  ——在实时网络视频考试时,高校要运用人脸识别等技术措施加强对考生身份的核验,并采取随机抽题、实时交流等方式,严防“替考”等考试作弊行为。

  ——所有录取的考生,高校应在开学后三个月内进行复核、复测。对于复测不合格、入学前后两次测试成绩差异显著的考生,要组织专门调查。经查实属提供虚假作品材料、替考、违规录取、冒名顶替入学等违规行为的,取消该生录取资格,并通报考生所在地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倒查追责。

  焦点三:对农村和贫困地区考生进行兜底服务保障

  对于在农村和贫困地区等不具备网络和智能终端的考生来说,如何克服困难顺利参加考试?

  教育部表示,高校应积极采取措施,体现人文关怀,对这些考生进行兜底服务保障,不让有才华的考生失去机会。上述考生可向高校提出申请,由高校出面协调生源所在地招生考试机构,为考生免费提供视频作品录制服务等。高校不能对考生说“不”,省级招生考试机构不能对高校说“不”。

  同时,各高校、考试招生机构专门指定联系人,报教育部考试中心备案,专门处理困难学生问题。

 
协会新闻| 协会通告| 行业资讯| 协会概况| 名家访谈| 政策法规| 奖项评选| 学术交流| 会员风采| 专题活动| 传统文化拾萃| 会员服务| 分支机构| 教育培训|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 江苏省传统文化促进会  2016  ALL RIGHT RESERVED
主办单位:江苏省传统文化促进会  ICP:苏ICP备1603170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