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传统文化促进会欢迎您!!!
返回首页|加入收藏|联系我们
  • 首   页
  • 协会新闻
    协会通告
  • 行业资讯
    协会概况
  • 名家访谈
    政策法规
  • 奖项评选
    学术交流
  • 会员风采
    专题活动
  • 传统文化拾萃
    会员服务
  • 分支机构
    教育培训
  • 联系我们
今天是:
协会通告更多+
  • 关于开展江苏省传统文化促进会“传薪奖”评选表彰活动通知
  • 2020年江苏省传统文化促进会会员、会员单位发展通知
  • 致江苏省传统文化促进会全体会员的倡议书
政策法规更多+
  • 关于印发《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认定与管理办法》的通知
  • 中共中央国务院重大国策: 2020年, 全面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官方开展文物火灾隐患整治和消防能力提升三年行动
  • 八达岭出台破坏文物和不文明旅游行为惩戒办法
  • 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
  •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九项保护措施指什么?
  •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
会员服务
入会事宜协会基地表格下载
  1. 江苏省传统文化促进会入会须知
  2. 江苏省传统文化促进会“传薪奖”申报表格
  3. 副主席、常务理事、理事提名条件
  4. 江苏省传统文化促进会会员入会申请表
  5. 分支机构、代表处管理办法
  6. 江苏省传统文化促进会团体会员单位入会申请表
传统文化拾萃 理论|评论 会员|理事|会员单位|理事单位|常务理事单位 入会条件|协会基地|申请条件|表格下载 年度人物评选|江苏文化传承奖 展览展示|论坛峰会|企业沙龙 协会简介|协会领导|内设机构|各市协会|协会大事记|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江苏传统文化促进会 传统文化拾萃正文

北塘香灯,无锡运河上的文化奇观

2020-04-06 15:30:57      来源:中国江苏网



古画里的大运河无锡段

       明末天启三年(1623年)三月十三,江阴人徐霞客历经千辛万苦后,终于登上了武当山(时称“太和山”)天柱峰,可当他兴冲冲来到峰顶金殿时,却被镇守此处的千户和道官拦住索讨“香金”。一向“穷游”惯了的徐霞客见状勃然大怒,转身拂袖下山而去,并在《游太和山日记》中愤愤写道:“需索香金,不啻御夺。”

武当香金是明清时朝廷针对朝山香客征收的“进香税”。话说明成祖定鼎天下后,自诩受北方真武帝君佑护,遂在真武道场武当山兴修道观,祀奉香火,各地藩王勋贵纷纷附和,自此,武当香火盛极一时,每年进香人流蔚为壮观。据历史学家黄仁宇研究,认为武当和泰山税额达每年4万两之巨,对于向来不擅理财的明朝政府来说,堪称巨款,武当进香之盛可见一斑,也因此诞生了“穷不游武当,富不游太白”的民谚。

不过,对于徐霞客的许多江南老乡而言,这笔令他不愿折腰的苛捐,却是他们每年必定奉上的“买路钱”。不仅如此,每年三月初三真武圣诞前,他们还会靡费巨资,开启通往武当的进香之旅,据《明史地理志》记载,这条路途长达三千余里。尤其是从出生于湖北的嘉靖皇帝即位开始,江南松江府、苏州府和常州府一带信道者纷纷雇佣适合长距离航行的艨艟巨舰,每二三十人一船,汇集成百十艘乃至数百艘的进香船队,从松江始发,沿运河行进,经镇江进入长江,一路向西直达武汉,再入汉水进抵均州,登岸上山,来回耗时三月之久。而在这条漫长而庄重的朝圣之旅中,有一个地方是船队无论如何必须驻驳的,那就是大运河无锡段的北塘。

无锡民谣:“二月半来采茶看,北塘沿河香灯闹。”说的是明代每年农历二月十五前后,无锡会有两项重要的民俗活动,其一是无锡北乡流行的“掉采茶”(即观赏采茶灯),另一个就是自三里桥至黄埠墩一带运河蓉湖段沿岸的“北塘香灯”。由于这一带的水域十分宽阔,且四通八达,由东面苏松二府及常州府十里八乡而来的香船会约定俗成在此汇集过夜,称为“齐帮”。次日再形成最终的浩荡进香大队,径向镇江而去。

每到此时,北塘热闹非凡,各色商户早早在此等待,沿运河络绎而来的香船以鸣锣为号,依次停泊,船工上岸采购香油食物,香客则离船游览无锡风光。沿途无锡百姓听到这锣声,便知香船已来,也纷纷呼朋唤友赶来观看。入夜之时,每船以香客人数为准,在桅杆上悬起数以千计造型各异的“朝山进香灯”,灯灯相续,连翩而下。这些从桅顶垂下的一串串灯火,如贯珠,似流星,映入水中又呈现出一条条长长的灯影,灯灯倒映、枝枝朵朵,水上水下融为一体,灯影相辉连绵不绝,与香船流水交织,远眺如繁星连缀的星桥,横亘于运河水面,形成蔚为壮观的“北塘香灯”盛会。本埠诗人秦琦《梁溪棹歌一百首》即吟道:“最是武当香火盛,千家灯火映波红。”

香船不少,看香船的人更是人山人海,普通百姓挤满北塘码头,士人富商则纷纷乘坐载满歌伎的看船赶来饮酒观赏,为了与香船高挂的灯火相区别,看船会在窗口及船头尾挂上各色纱灯、绢灯、水晶灯、羊角灯,看船上的歌声、笑声、箫鼓声、丝竹声,与香船上传出的笃笃木鱼、袅袅佛音相应和,让这里恍若天上仙境,人间胜会。无锡状元孙继皋在观赏北塘香灯后,作诗赞咏:“宝烛薰天香袅袅,星桥连岸影重重。遥光闪塔散灵鹫,佛焰波翻骇烛龙。”

明代无锡文人王永积《锡山景物略》载曰:“(北塘)香灯他邑未有也”。因为过了无锡之后,运河再也没有蓉湖这样宽阔的水域,而香船进入长江、汉水后也会逐渐散开,各自前往目的地,这样的场面便不复出现了,因此,无锡北塘香灯可谓是明代大运河中极富特色且独一无二的壮丽奇观。值得一提的是,无论香客所交船金多寡或是铺位高低,自始至终,仍只有一盏香灯作为化身,显示了进香者们的虔诚之心。

可惜明末以后,战乱不断,江南各县百姓到武当山进香者逐渐减少,据《明史》记载,崇祯六年间,均州还发生了义军假扮香客攻占两座县城的事件,遂使进香停摆。到了清代,虽然还有零星的香船前往武当进香,但北塘香灯再也不复盛况,渐渐消失在奔流往复的运河中,只余“北塘香灯”这个如梦似幻的名称,流传至今,令人神往。(王 辉)

协会新闻| 协会通告| 行业资讯| 协会概况| 名家访谈| 政策法规| 奖项评选| 学术交流| 会员风采| 专题活动| 传统文化拾萃| 会员服务| 分支机构| 教育培训|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 江苏省传统文化促进会  2016  ALL RIGHT RESERVED
主办单位:江苏省传统文化促进会  ICP:苏ICP备1603170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