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传统文化促进会欢迎您!!!
返回首页|加入收藏|联系我们
  • 首   页
  • 协会新闻
    协会通告
  • 行业资讯
    协会概况
  • 名家访谈
    政策法规
  • 奖项评选
    学术交流
  • 会员风采
    专题活动
  • 传统文化拾萃
    会员服务
  • 分支机构
    教育培训
  • 联系我们
今天是:
协会通告更多+
  • 关于开展江苏省传统文化促进会“传薪奖”评选表彰活动通知
  • 2020年江苏省传统文化促进会会员、会员单位发展通知
  • 致江苏省传统文化促进会全体会员的倡议书
政策法规更多+
  • 关于印发《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认定与管理办法》的通知
  • 中共中央国务院重大国策: 2020年, 全面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官方开展文物火灾隐患整治和消防能力提升三年行动
  • 八达岭出台破坏文物和不文明旅游行为惩戒办法
  • 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
  •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九项保护措施指什么?
  •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
会员服务
入会事宜协会基地表格下载
  1. 江苏省传统文化促进会入会须知
  2. 江苏省传统文化促进会“传薪奖”申报表格
  3. 副主席、常务理事、理事提名条件
  4. 江苏省传统文化促进会会员入会申请表
  5. 分支机构、代表处管理办法
  6. 江苏省传统文化促进会团体会员单位入会申请表
名家访谈 理论|评论 会员|理事|会员单位|理事单位|常务理事单位 入会条件|协会基地|申请条件|表格下载 年度人物评选|江苏文化传承奖 展览展示|论坛峰会|企业沙龙 协会简介|协会领导|内设机构|各市协会|协会大事记|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江苏传统文化促进会 名家访谈正文

95后”越剧女小生裘赛琳:传承原汁原味的“梁山伯”

2020-05-28 14:46: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高 鑫摄

南京市越剧团青年演员,作为江苏首批文艺“名师带徒”计划的徒弟,我们一起听听她传承“梁山伯”的故事。

我是南京市越剧团的裘赛琳,一名“95后”女小生,也是舞台上的梁山伯。

我跟梁山伯这个人物,其实冥冥之中有一种缘分。我是浙江嵊州人,那里是越剧的发源地,我的父母都热爱越剧,所以从小耳濡目染也会一点。还在幼儿园的时候,我就演过梁山伯,演的是《梁祝回十八》这一折,老师还给我配了好多小蝴蝶。我从小对梁山伯这个人物就有一种好感,感觉他憨憨的特别讨人喜欢。

戏校毕业后,我到了南京市越剧团工作。2016年在剧团60周年庆上,我拜竺小招先生为师,成了竺派最年轻的弟子,也是唯一的“90后”弟子。2019年,江苏省首批“名师带徒”仪式上,我和竺老师再次结对。

现在我正跟着老师传承竺派大戏《梁祝》,我演梁山伯。在舞台上,大家看的《梁祝》主要是范(瑞娟)傅(全香)版本。而竺派《梁祝》在竺水招先生演出后,已经阔别舞台近60年了。这一次,越剧团意外寻到了竺水招先生当年演出的实况录音,有了这些宝贵资料,我在老师的指导下,一字一句跟着太师傅学,传承原汁原味的“梁山伯”。竺小招老师做艺术指导,所有的身段、表情,我们一起研究、创作。这是我第一次传承大戏,大家都觉得我跟梁山伯的气质蛮像的,很期待早日跟大家见面。

参加“名师带徒”之后,我就给自己加了更多的压力。以前学戏主要是看录像,自己模仿。现在,先生给我一字一句抠唱腔,一招一式抠动作,我心里有一种特别踏实的感觉。上台之后我的底气增加了,强烈的自信感也油然而生,我觉得只要有先生在,自己就有一种依靠。

在学戏的时候,先生一直跟我讲,要把每一次演出当成舞台上的最后一次表演,要怀着敬畏之心去对待这门艺术,要对得起下面的观众。她还鼓励我多尝试,不要被“小生”这个行当局限住,多去挑战不同的角色、不同的创新形式,这些都是我今后的财富。

作为“95后”,在传承的同时,我也在尝试用当下最流行的元素与我们的传统相结合。比如我喜欢弹吉他,我就试着用吉他伴奏,将《情非得已》的歌词与《柳毅传书》中的一段唱词结合起来,感觉还是很搭的呢!

协会新闻| 协会通告| 行业资讯| 协会概况| 名家访谈| 政策法规| 奖项评选| 学术交流| 会员风采| 专题活动| 传统文化拾萃| 会员服务| 分支机构| 教育培训|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 江苏省传统文化促进会  2016  ALL RIGHT RESERVED
主办单位:江苏省传统文化促进会  ICP:苏ICP备1603170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