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传统文化促进会欢迎您!!!
返回首页|加入收藏|联系我们
  • 首   页
  • 协会新闻
    协会通告
  • 行业资讯
    协会概况
  • 名家访谈
    政策法规
  • 奖项评选
    学术交流
  • 会员风采
    专题活动
  • 传统文化拾萃
    会员服务
  • 分支机构
    教育培训
  • 联系我们
今天是:
协会通告更多+
  • 关于开展江苏省传统文化促进会“传薪奖”评选表彰活动通知
  • 2020年江苏省传统文化促进会会员、会员单位发展通知
  • 致江苏省传统文化促进会全体会员的倡议书
政策法规更多+
  • 关于印发《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认定与管理办法》的通知
  • 中共中央国务院重大国策: 2020年, 全面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官方开展文物火灾隐患整治和消防能力提升三年行动
  • 八达岭出台破坏文物和不文明旅游行为惩戒办法
  • 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
  •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九项保护措施指什么?
  •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
会员服务
入会事宜协会基地表格下载
  1. 江苏省传统文化促进会入会须知
  2. 江苏省传统文化促进会“传薪奖”申报表格
  3. 副主席、常务理事、理事提名条件
  4. 江苏省传统文化促进会会员入会申请表
  5. 分支机构、代表处管理办法
  6. 江苏省传统文化促进会团体会员单位入会申请表
行业资讯 理论|评论 会员|理事|会员单位|理事单位|常务理事单位 入会条件|协会基地|申请条件|表格下载 年度人物评选|江苏文化传承奖 展览展示|论坛峰会|企业沙龙 协会简介|协会领导|内设机构|各市协会|协会大事记|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江苏传统文化促进会 行业资讯正文

“江南小剧场”唱响文旅融合好声音

2020-07-19 09:13:21      来源:中国江苏网

江南是古人的风雅聚地,也是今人的诗意栖居。端午佳节,来自德国、芬兰、英国、加拿大等国家的9位外籍粉丝,随“Go Jiangsu”海外社交媒体粉丝采风团走进苏州网师园,观赏“江南小剧场”之综艺表演《遇见姑苏游园今梦》。江南丝竹《金蛇狂舞》、苏州评弹《枫桥夜泊》、昆曲《牡丹亭》……月光相伴,移步换景,沉浸式的江南文化体验让外籍粉丝们心动不已。

苏州最江南!今年以来,苏州深挖并展现江南文化特色,积极发展昆曲、评弹、话剧、歌舞演出等“剧场经济”,做活做靓“姑苏八点半”夜经济特色子品牌——“江南小剧场”,营造魅力无限的“苏州有戏”。

好戏连台

古今穿梭间体验江南韵味

“姑苏文盛出状元”,状元文化是苏州文化的一大特色。日前,最新编排的沉浸式喜剧《金榜题名时》就在状元府邸潘世恩故居,也就是如今的苏州状元博物馆精彩呈现。区别于其他实景版演出,《金榜题名时》分为主线情节与支线情节,观众选择不同的腰牌,便会被带往不同的路线,甚至可以随意走动。演员在表演的过程中,随时可能把观众拽到剧情里进行互动交流,浓浓的参与度和沉浸感。

因地制宜、古今穿梭,将剧中的人物、情节与周边实景融为一体,是“江南小剧场”鲜明的发展走向。围绕观前街、平江路、山塘街等文旅片区,串联起园林、庭院、街巷、剧场等文化载体,苏州以“客户思维”为导向,推出一批高质量演出项目,吸引了不少市民和游客前来打卡,体验醇正的江南韵味。

在沧浪亭,实景版昆剧《浮生六记》正在上演,随着婉转悠扬的水磨调,200多年前清代苏州文人沈复与其妻芸娘的雅致生活重现眼前。最新升级推出的《浮生六记》3.0版,还增设了浮生市集、评话《浮生若梦姑苏城》等,让中外游客更好地感受苏州市井生活的诗意。

在平江路,《声入姑苏平江》带来全新的感官体验,观众戴上耳机,在声音的指引下,从状元博物馆出发到相门古城墙,其中会经过园林、博物馆,穿越10多条古巷,途经800多户姑苏人家。观众即演员,与剧情“同频呼吸”,开启古城人文之旅。

在山塘街,沉浸式文化体验剧《寻梦山塘》凸显苏州风情,以古宅今韵、古人今风的表现手法,让人一步入梦,恍如穿越“姑苏繁华”。

……

依托苏州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各个“江南小剧场”争奇斗艳、绽放光芒。既有传统曲艺、又有轻松喜剧,既有室内舞台演出、也有室外沉浸体验,满足了不同年龄层次、不同消费人群、不同文艺喜好的多元化需求。

据苏州市文广旅局艺术处处长冷建国介绍,苏州在古城区首批推出21个小剧场项目,而后以“小姑苏”辐射“大苏州”,将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审慎包容、协同创新的原则,突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把项目拓展延伸至苏州各市(区),大力培育“江南小剧场”城市文化品牌,全力建设“百戏之城”。

开放多元

以现代演绎诠释经典文化IP

做靓“江南小剧场”,不是简单的改编老剧本、推出新剧目,在充分彰显苏州文化元素的同时,还要体现苏州当前的国际化视野,以开放包容的姿态,让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现代表达,吸引更多观众特别是年轻文艺爱好者参与其中。

苏州市滑稽剧团最新出品的舞台剧《新唐伯虎点秋香》将大众耳熟能详的《唐伯虎点秋香》故事进行了现代化的大胆颠覆,让海归富二代唐伯虎与绣坊女工秋香,因缘际会互换灵魂。“‘江南小剧场’主要面向游客群体,让他们能留在苏州、爱上苏州,同时带动夜经济的活力释放。”因此,苏州市滑稽剧团副团长张昇介绍,《新唐伯虎点秋香》在表演形式、人物塑造、情节设置等方面融入了更多现代元素,以求吸引更多年轻观众群体。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6月20日,大型传统锡剧《玉蜻蜓》在苏州市公共文化中心剧场惊艳亮相,演员精湛的技艺,曲折动人的剧情,与含有苏州元素的舞美设计相辅相成,带给观众一场极具江南灵韵的表演。“苏州是一个开放包容的城市,锡剧在这里也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据苏州市锡剧团团长沈亿民透露,接下来,该剧经典折子戏《游庵定情》《庵堂认母》将加入“江南小剧场”的演出,让广大市民、游客感受“姑苏八点半”夜经济魅力。

苏州是一幅精美的“双面绣”,既有传统韵味,又有现代时尚。“‘江南小剧场’也是如此,要有‘苏州味’,更要有‘国际范’。”冷建国说,苏州有昆曲、评弹、苏剧老“三朵花”,芭蕾、交响乐、民族管弦乐新“三朵花”,还有众多专业及民营的优秀表演团体做支撑。苏州有自信,打出的“江南牌”,一定能让市民与游客感受传统与现代艺术交相辉映的无穷魅力。

文旅融合

让“剧场经济”发展熠熠生辉

仔细浏览《江南小剧场热力分布图》发现,多姿多彩的“江南小剧场”不仅推出高品质的剧目,还链接起了苏州文旅会客厅、文化艺术中心、戏曲博物馆、山塘街真趣园等苏州古典园林及热门景区,俨然是一张精美的苏州旅游路线图。

“小剧场拉动大经济。”在苏州市文广旅局旅游促进处处长朱胜文看来,“江南小剧场”为苏州带来的是经济、社会、人文等叠加起来的多重价值,以焕然一新的文旅体验,延长游客的停留时间,促进消费升级。

苏州文化旅游发展集团对潘世恩故居东路进行修缮,打造“江南小剧场太傅第”。该项目负责人刘潇说,此处将发展成为苏州本土青年戏剧人才的孵化器,以及以戏剧为核心的文化消费打卡地。在未来,他们将会引入戏剧相关业态,通过多元化、多层次的项目储备,丰富文旅融合新业态,以此来维持小剧场的良性运营。

“江南小剧场”发展如火如荼,苏州众多文化名人也参与其中,群策群力。著名昆剧演员、“梅花奖”得主俞玖林参演了园林实景版昆曲《牡丹亭游园惊梦》,演出地点就在苏州昆曲传习所花园,园林场景与优雅昆曲高度契合,完美阐释该剧的文化内涵,获得观众一致好评。“在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要切实发挥文旅融合优势,让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齐飞。”在俞玖林看来,昆曲是苏州文化的“金名片”,游客来苏州消费体验的,理应是最精致、最代表苏州特色的文化艺术。

“文化走入沉浸式,文化演绎现代感,这样的‘剧场经济’才会有蓬勃的生命力!”苏州文化名人、苏州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叶正廷也同样认为,“江南小剧场”正推动着苏州的文旅融合发展往深里走、往实里走,点亮了苏州的夜经济。他建议,“江南小剧场”可以从昆曲评弹、园林建筑、苏工苏作、四季风俗中深挖更多的苏州文化元素,配合小剧场开发更多文创产品,展示苏州工匠精神,让江南文化更加深入人心,让江南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张 珺 宗志鹏 徐 衡

协会新闻| 协会通告| 行业资讯| 协会概况| 名家访谈| 政策法规| 奖项评选| 学术交流| 会员风采| 专题活动| 传统文化拾萃| 会员服务| 分支机构| 教育培训|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 江苏省传统文化促进会  2016  ALL RIGHT RESERVED
主办单位:江苏省传统文化促进会  ICP:苏ICP备1603170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