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传统文化促进会欢迎您!!!
返回首页|加入收藏|联系我们
  • 首   页
  • 协会新闻
    协会通告
  • 行业资讯
    协会概况
  • 名家访谈
    政策法规
  • 奖项评选
    学术交流
  • 会员风采
    专题活动
  • 传统文化拾萃
    会员服务
  • 分支机构
    教育培训
  • 联系我们
今天是:
协会通告更多+
  • 关于开展江苏省传统文化促进会“传薪奖”评选表彰活动通知
  • 2020年江苏省传统文化促进会会员、会员单位发展通知
  • 致江苏省传统文化促进会全体会员的倡议书
政策法规更多+
  • 关于印发《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认定与管理办法》的通知
  • 中共中央国务院重大国策: 2020年, 全面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官方开展文物火灾隐患整治和消防能力提升三年行动
  • 八达岭出台破坏文物和不文明旅游行为惩戒办法
  • 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
  •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九项保护措施指什么?
  •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
会员服务
入会事宜协会基地表格下载
  1. 江苏省传统文化促进会入会须知
  2. 江苏省传统文化促进会“传薪奖”申报表格
  3. 副主席、常务理事、理事提名条件
  4. 江苏省传统文化促进会会员入会申请表
  5. 分支机构、代表处管理办法
  6. 江苏省传统文化促进会团体会员单位入会申请表
理论 理论|评论 会员|理事|会员单位|理事单位|常务理事单位 入会条件|协会基地|申请条件|表格下载 年度人物评选|江苏文化传承奖 展览展示|论坛峰会|企业沙龙 协会简介|协会领导|内设机构|各市协会|协会大事记|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江苏传统文化促进会 理论正文

有一种友谊,叫元稹和白居易

2020-07-28 09:57:02      来源:

作者:笑川
 

祈年文潭:有一种友谊,叫元稹和白居易
 

  唐代诗坛,有这么一对极品好友,诗词唱和三十余年,往来诗篇千首,志同道合,惺惺相惜,那就是世称“元白”的元稹和白居易。
 

  公元803年,24岁的元稹与大他7岁的白居易,一起考上了公务员,被分配到秘书省当校书郎,从此命运将二人联系在一起,无论是遭遇贬谪的事业低谷,亦或是亲人故去的脆弱关头,二人都相互陪伴,不离不弃,成为患难见真情的模范好友。
 

  公元806年,元稹因触犯权贵被贬河南,不久收到了母亲病逝的消息,于是回家丁忧。元稹跟母亲感情很深,八岁时他父亲就去世了,是母亲一个人把他拉扯长大,家庭贫困上不起学,他的知识都是母亲教的。
 

  元稹回家丁忧后又没了俸禄,让这个原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耿直的白居易挺身而出:你没工资,我养你呀,伯母的墓志铭,我来写吧。
 

  这份深情,元稹记在心里。5年后,白居易的母亲病逝,墓志铭是由元稹写的。当时元稹被贬江陵,无法亲自吊丧,委派侄子专程前往代表自己吊祭。深知好兄弟守丧期间经济拮据,虽然自己手头也不宽裕,却三次寄钱资助白居易,总计有二十万。
 

  关于这一段,白居易在《寄元九》一诗中这样说的:
 

  三寄衣食资,数盈二十万。岂是贪衣食?感君心缱绻。
 

  二十万对元稹来说多不多?在白居易同时期创作的诗中可以找到参考:“俸钱四五万,月可奉晨昏”。此时的白居易是京兆尹户曹参军,是个负责民政和财政的京官,他个人对此十分满意,所以才写了暴露工资的《初除户曹,喜而言志》一诗。
 

  而元稹呢,被贬为江陵士曹参军,在地方老老实实做人。就算二人工资相当,二十万也相当于元稹小半年的工资。请问哪位朋友愿意分你一半年薪?这样的朋友给我来一打。
 

  元稹和白居易都在官场混得很不容易,公元815年,这对难兄难弟都遭遇了事业不顺,元稹被贬为通州司马,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二人都为对方的遭遇打抱不平。
 

  那年三月底,元稹启程赴任,白居易一直送他到长安西边的蒲池村,两人在此借宿一晚,借酒消愁,次日才依依不舍地分别。元稹赠诗白居易:“今朝相送自同游,酒语诗情替别愁。忽到沣西总回去,一身骑马向通州。”白居易回复元稹:“蒲池村里匆匆别,澧水桥边兀兀回。行到城门残酒醒,万重离恨一时来。”总之一句话,我舍不得你呀!
 

  这年秋天,白居易被贬江州司马,听此消息,元稹气到从病床上跳起来,你可以对不起我,但不能对不起我兄弟。这段著名的打抱不平,大家在语文课本里应该听过。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元稹和白居易,绝对不是塑料朋友。
 

  白居易想念元稹了,就写信给元稹,“可道眼前光景恶,其如难见故人何。”(《早春忆微之》);元稹收到信读完,立即回复白居易,“同受新年不同赏,无由缩地欲如何?”(《和乐天早春见寄》)
 

  白居易给元稹写信,总有说不完的话,常常舍不得停笔,一看天都快亮了,才暂且打住:“心绪万端书两纸,欲封重读意迟迟。五声宫漏初鸣夜,一点窗灯欲灭时。” (《禁中夜作,书与元九》)如果你见到元稹一反常态眼泪汪汪,不必感到意外,可能是收到了白居易的快递:“远信入门先有泪,妻惊女哭问何如。寻常不省曾如此,应是江州司马书。”(《得乐天书》)
 

  这对好朋友,就是这样一唱一和三十多年,并且非常讲究,在专业能力上彼此促进,不是随便瞎聊。每每收到对方寄来的诗,都要仔细研究韵脚,对仗工整地进行回复。
 

  仔细看看白居易写的《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和元稹回复的《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你就知道这对好兄弟有多变态,整整一模一样的一百个韵脚!二人把唐诗里对格律的要求发挥到了极致,真是文学素养不够,连聊天都不够资格。
 

  再好的朋友,也有面临离别的一天,有的是走着走着走散了,从此成为陌路,有的是生命走到了尽头,再也不能共同进退了。
 

  公元831年,元稹病逝于武昌,消息传来,白居易哭了。“今在岂有相逢日,未死应无暂忘时。从此三篇收泪后,终身无复更吟诗。” 始以诗交,终以诗诀,白居易为他最好的朋友元稹写下祭文,“死生契阔者三十载,歌诗唱和者九百章,播於人间,今不复叙。”
 

  今日再读“元白”诗,可叹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有一种友谊,叫元稹和白居易。

协会新闻| 协会通告| 行业资讯| 协会概况| 名家访谈| 政策法规| 奖项评选| 学术交流| 会员风采| 专题活动| 传统文化拾萃| 会员服务| 分支机构| 教育培训|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 江苏省传统文化促进会  2016  ALL RIGHT RESERVED
主办单位:江苏省传统文化促进会  ICP:苏ICP备1603170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