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传统文化促进会欢迎您!!!
返回首页|加入收藏|联系我们
  • 首   页
  • 协会新闻
    协会通告
  • 行业资讯
    协会概况
  • 名家访谈
    政策法规
  • 奖项评选
    学术交流
  • 会员风采
    专题活动
  • 传统文化拾萃
    会员服务
  • 分支机构
    教育培训
  • 联系我们
今天是:
协会通告更多+
  • 关于开展江苏省传统文化促进会“传薪奖”评选表彰活动通知
  • 2020年江苏省传统文化促进会会员、会员单位发展通知
  • 致江苏省传统文化促进会全体会员的倡议书
政策法规更多+
  • 关于印发《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认定与管理办法》的通知
  • 中共中央国务院重大国策: 2020年, 全面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官方开展文物火灾隐患整治和消防能力提升三年行动
  • 八达岭出台破坏文物和不文明旅游行为惩戒办法
  • 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
  •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九项保护措施指什么?
  •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
会员服务
入会事宜协会基地表格下载
  1. 江苏省传统文化促进会入会须知
  2. 江苏省传统文化促进会“传薪奖”申报表格
  3. 副主席、常务理事、理事提名条件
  4. 江苏省传统文化促进会会员入会申请表
  5. 分支机构、代表处管理办法
  6. 江苏省传统文化促进会团体会员单位入会申请表
传统文化拾萃 理论|评论 会员|理事|会员单位|理事单位|常务理事单位 入会条件|协会基地|申请条件|表格下载 年度人物评选|江苏文化传承奖 展览展示|论坛峰会|企业沙龙 协会简介|协会领导|内设机构|各市协会|协会大事记|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江苏传统文化促进会 传统文化拾萃正文

露从今夜白丨在白露遇见秋日的浪漫

2020-09-08 16:14:31      来源:人民网

      “秋风何冽冽,白露为朝霜”,秋意渐浓,白露如期而至。俗话说,“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这一天前后,人们更能明显感觉到凉意袭来,秋天的“存在感”不断提升。

入药:收集清露来养生

仲秋时节,天气干燥,“白露”一名却给人晶莹剔透之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对此有解释:“白露,八月节。秋属金,金色白,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古人以四时配五行,秋属金,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天的露水。

白露有三候:“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意思是说,此时大雁和燕子开始南飞避寒,群鸟贮存“干粮”以备过冬。鸟儿作为敏锐的气候“预报员”,反映出了气温的急剧变化。

元代王蒙《秋山草堂图》局部。资料图

古人认为,露水是难得的养生佳品,犹以秋季的为佳。屈原在《离骚》中写道:“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汉书》记载,汉武帝为了益寿延年,专门修建了柏梁台、铜柱、承露盘来收集露水,制作“玉露”。

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也记载:“秋露繁时,以盘收取,煎如饴,令人延年不饥。”“百草头上秋露,未唏时收取,愈百病,止消渴,令人身轻不饥,肌肉悦泽。”因此,收集清露成为民间的一种特别的“仪式”。

而在《红楼梦》中,薛宝钗的“冷香丸”药方中有一条是“白露这日的露水十二钱”。不仅要求是露水,而且必须是白露这天的,可谓是相当精致了。

入诗:道不尽情意绵绵

白露,不仅是天气转凉的象征,名字还透着一股文艺范儿,勾起了文人的浪漫情怀。

《诗经》有云:“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成为描写爱情的千古名句。李白《玉阶怨》中一句“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让漫天愁思飘然而至,道出了一片痴情。秦观《鹊桥仙》:“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则是写出了恋人久别重逢的甜蜜。

南宋刘松年《四景山水图》观山(秋)局部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红衣落尽暗香残,叶上秋光白露寒”……在不少诗人笔下,白露时节有一种淡淡的惆怅感。而元末高启的“白露芜草木,荒园掩穷秋”,看似是悲秋“套路”,下一句“归来一芟理,始觉吾席幽”又转而赞叹环境清幽舒适,可谓是独辟蹊径。

说到偏爱白露的诗人,杜甫应该榜上有名。“白露团甘子,清晨散马蹄……渐知秋实美,幽径恐多蹊。”仅用寥寥数语,就描绘了一副醉人的秋景图;而“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则是表达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成为传诵佳作。

民俗:吃龙眼、饮茶、防秋燥

白露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了秋收阶段。“白露满地红黄白,棉花地里人如海”“白露高粱秋分豆”……这些民谚,是这个时节的生动写照。

在民间,人们习惯举行祭祀来祈祷五谷丰登。每逢白露,在太湖畔会举行隆重的“祭禹王”的祭祀活动。渔民为表虔诚,将秋季捕获的第一条鱼献给禹王,以求风平浪静,自己能有个好收成。

丰收季,各地瓜果飘香。清代潘荣陛在《帝京岁时纪胜》中写道:“白露节苏州生栗初来,用饧沙拌炒,乃都门美品。”这就是当时的“糖炒栗子”。此外,还有“其余清新果品,如苹婆、槟子、葡萄之类”,极其丰富。

福建福州有个传统习俗叫“白露必吃龙眼”。人们认为,在白露吃龙眼有养生的效果。在浙江温州等地,人们采集“十样白”,即十种带“白”字的草药,如白芍、白芨等,以与“白露”字面上相应,认为食后可滋补身体。

除了饮食习俗,白露喝茶、饮酒也有独特的讲究。

民谚中有“春茶苦,夏茶涩,要喝茶,秋白露”的说法。经过夏季的酷热,茶树在白露时节进入生长佳期,因此,白露茶具有独特的浓郁甘醇味道,尤其受老茶客的青睐。

在旧时苏浙一带,每年白露节一到,人们习惯酿酒,用来待客。其酒用糯米、高粱等五谷酿成,故称“白露米酒”。若是十年、二十年的白露酒,只有家里有大喜事时才会拿出来喝。

俗话说,“白露不露身,寒露不露脚”。白露时节,早晚气温低、温差大,须注意及时添衣保暖。此外,在饮食方面,可适当多食润肺降燥的食物,以防“秋燥”。

(综合新华网、北京晚报等。)

协会新闻| 协会通告| 行业资讯| 协会概况| 名家访谈| 政策法规| 奖项评选| 学术交流| 会员风采| 专题活动| 传统文化拾萃| 会员服务| 分支机构| 教育培训|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 江苏省传统文化促进会  2016  ALL RIGHT RESERVED
主办单位:江苏省传统文化促进会  ICP:苏ICP备1603170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