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传统文化促进会欢迎您!!!
返回首页|加入收藏|联系我们
  • 首   页
  • 协会新闻
    协会通告
  • 行业资讯
    协会概况
  • 名家访谈
    政策法规
  • 奖项评选
    学术交流
  • 会员风采
    专题活动
  • 传统文化拾萃
    会员服务
  • 分支机构
    教育培训
  • 联系我们
今天是:
协会通告更多+
  • 关于开展江苏省传统文化促进会“传薪奖”评选表彰活动通知
  • 2020年江苏省传统文化促进会会员、会员单位发展通知
  • 致江苏省传统文化促进会全体会员的倡议书
政策法规更多+
  • 关于印发《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认定与管理办法》的通知
  • 中共中央国务院重大国策: 2020年, 全面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官方开展文物火灾隐患整治和消防能力提升三年行动
  • 八达岭出台破坏文物和不文明旅游行为惩戒办法
  • 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
  •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九项保护措施指什么?
  •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
会员服务
入会事宜协会基地表格下载
  1. 江苏省传统文化促进会入会须知
  2. 江苏省传统文化促进会“传薪奖”申报表格
  3. 副主席、常务理事、理事提名条件
  4. 江苏省传统文化促进会会员入会申请表
  5. 分支机构、代表处管理办法
  6. 江苏省传统文化促进会团体会员单位入会申请表
协会新闻 理论|评论 会员|理事|会员单位|理事单位|常务理事单位 入会条件|协会基地|申请条件|表格下载 年度人物评选|江苏文化传承奖 展览展示|论坛峰会|企业沙龙 协会简介|协会领导|内设机构|各市协会|协会大事记|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江苏传统文化促进会 协会新闻正文

文化部副部长项兆伦调研南通大学“非遗”工作

2016-07-13 14:52:54      来源:中国高校之窗

    7月7日下午,文化部副部长项兆伦一行在江苏省文化厅副厅长吴晓林,南通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章树山,副市长朱晋等陪同下来南通大学调研“非遗”工作。校领导成长春向项兆伦一行汇报了南通大学基本情况和“非遗”相关工作,校长程纯主持“非遗”工作座谈会。

  图书馆508会议室内,陈列着南通大学南通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 特色的“非遗”产品。在院长吴元新的讲解下,项兆伦被板鹞风筝、锦彩绣、仿真绣、面塑、铜香炉、红木雕刻、灯彩等一件件做工精巧的“非遗”作品所吸引,不时的驻足欣赏、啧啧惊叹,并就感兴趣的问题与各位“非遗”传承人亲切交谈。在面塑展台前,项兆伦拿起面塑人偶悉心端详,仔细询问产品的制作过程、技术原理、传承情况以及发展前景,勉励项目传承人要继承和发扬“非遗”项目优势,做好做精,不断推陈出新,积极向市场推广。

  在随后的座谈会上,成长春代表学校简要汇报了学校概况、师资队伍、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研创新、服务地方、发展目标等方面的情况,着重汇报了南通大学在“非遗”传承和保护方面所做的工作。

  项兆伦对南通大学“非遗”工作给予充分的肯定。他指出,传统工艺要振兴必须融入现代生活,要在秉承传统、不失其本的基础上,加入当代人乐于接受的元素,使之在千家万户的生活中得到传承创新,从而焕发新的生命活力。

  项兆伦就南通大学“非遗”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希望南通大学蓝印花布研究所能够加强与清华美院、中央美院的合作,将“非遗”项目蓝印花布技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解决固色、分色、配色等方面的问题,增强蓝白色的可控性和纺染、印染材料与面料的适配性,从而进一步提高蓝印花布的丰富性和成品的表现力。项兆伦介绍了正在进行的,由文化部与教育部合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希望南通大学的“非遗”传承人们能够参与到研修研习中来,拓宽眼界、增加学养,提高学习传承的能力;希望南通大学能够参与到培训计划中来,共同推动“非遗”工作的传承与创新,为振兴传统工艺做出应有的贡献。

  章树山、朱晋在汇报会上分别发言,表示南通市委市政府将努力整合各方资源、协同创新,大力支持南通大学和南通市“非遗”工作的传承发展,推动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的融合,使之更加标准化、系统化和科学化。

  在南通大学期间,项兆伦还参观了纺织服装学院染整工艺与检测实验室、染整基础实验室和服装工艺实验室。文化部“非遗”司保护处、管理处,省文化厅“非遗”处,南通市文广新局相关负责人参与调研。副校长蒋乃华,校办、人文社科处、纺织服装学院、南通大学南通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相关负责人参加座谈会。

  南通大学历来高度重视“非遗”传承保护工作,注重发挥自身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积极参与地方文化建设与研究,在张謇研究、范氏诗文研究、南通唐闸工业遗存保护与研究、江海文化研究等方面发挥了独树一帜的作用。学校于2015年10月20日成立了南通大学南通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截至目前,共有蓝印花布、板鹞风筝、色织土布、仿真绣、彩锦绣、红木雕刻、丝毯、扎染、古琴、海门山歌、盆景等30多项国家、省市级“非遗”项目,百余名“非遗”传承人。

协会新闻| 协会通告| 行业资讯| 协会概况| 名家访谈| 政策法规| 奖项评选| 学术交流| 会员风采| 专题活动| 传统文化拾萃| 会员服务| 分支机构| 教育培训|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 江苏省传统文化促进会  2016  ALL RIGHT RESERVED
主办单位:江苏省传统文化促进会  ICP:苏ICP备1603170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