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传统文化促进会欢迎您!!!
返回首页|加入收藏|联系我们
  • 首   页
  • 协会新闻
    协会通告
  • 行业资讯
    协会概况
  • 名家访谈
    政策法规
  • 奖项评选
    学术交流
  • 会员风采
    专题活动
  • 传统文化拾萃
    会员服务
  • 分支机构
    教育培训
  • 联系我们
今天是:
协会通告更多+
  • 关于开展江苏省传统文化促进会“传薪奖”评选表彰活动通知
  • 2020年江苏省传统文化促进会会员、会员单位发展通知
  • 致江苏省传统文化促进会全体会员的倡议书
政策法规更多+
  • 关于印发《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认定与管理办法》的通知
  • 中共中央国务院重大国策: 2020年, 全面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官方开展文物火灾隐患整治和消防能力提升三年行动
  • 八达岭出台破坏文物和不文明旅游行为惩戒办法
  • 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
  •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九项保护措施指什么?
  •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
会员服务
入会事宜协会基地表格下载
  1. 江苏省传统文化促进会入会须知
  2. 江苏省传统文化促进会“传薪奖”申报表格
  3. 副主席、常务理事、理事提名条件
  4. 江苏省传统文化促进会会员入会申请表
  5. 分支机构、代表处管理办法
  6. 江苏省传统文化促进会团体会员单位入会申请表
协会新闻 理论|评论 会员|理事|会员单位|理事单位|常务理事单位 入会条件|协会基地|申请条件|表格下载 年度人物评选|江苏文化传承奖 展览展示|论坛峰会|企业沙龙 协会简介|协会领导|内设机构|各市协会|协会大事记|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江苏传统文化促进会 协会新闻正文

孙晓云:“回顾永宁生活青春无悔”

2017-05-02 21:27:17      来源:南京日报

孙晓云
本报记者 崔晓摄

   本报讯(记者 张源源) “我在永宁的5年知青生活,始终充满着一种一直向前的感觉。没有这5年,就没有我的今天,也没有后来面对生活时的坚强。”昨天,江苏发展大会邀请嘉宾,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省书法家协会主席、省文联副主席,中共十七、十八大代表孙晓云走进南京日报(南报网)直播间,接受南报融媒体访谈,回顾自己44年前在浦口永宁的那人、那山、那水。 

   5月19日—21日,省委、省政府将在南京举办 届江苏发展大会,从海内外邀请大量江苏籍和在江苏学习、工作过的各领域知名人士,在江苏参观、考察、交流,感受家乡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同时构建高层面的联系交流平台,打造江苏“ 强朋友圈”,凝聚起“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的强大合力。为此,南京日报(南报网)推出聚焦江苏发展大会融媒体访谈。本期访谈邀请孙晓云走进直播间,请她回顾在浦口永宁的特殊时光。 

   1973年4月,作为所读中学 个报名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17岁的孙晓云进入当时的江浦县永宁公社插队。5年里,孙晓云从未停止书法练习和创作,晚上没灯,她就在空中比划,在心里默写。每次生产队要写标语、出大字报专栏,那些大大小小、不同字体的字都是孙晓云一笔一划写出来的。她爬上爬下写,上过楼 ,爬过高墙,在农村堤坝上写下几十平米一个的大字。

   “那时的生活,在太阳升起和落下时,在身边飘满稻草香时,在暴雨滂沱落在土地上时,在面朝黄土背朝天工作时,我都能清晰地感受到自己与大自然的亲近。现在想来,在永宁的那段日子,是我完成书法实践、提升的过程。”孙晓云说。

   说着,孙晓云拿出随身带来的老照片、旧报纸,讲述当年的故事。孙晓云说,不久前,她和当年的知青朋友一起,在时隔40多年后再次回到浦口永宁。踏上熟悉的土地,她的脑海中瞬间就出现了当年的场景:年轻的姑娘完成一天的工作,她翻越田埂回到住处,有时自己在屋子里激扬文字,有时则会被热情的乡亲喊到家里吃饭聊天。孙晓云说,这片当年他们挥洒汗水的地方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还有一见面就能喊出彼此名字的老乡、知青文博馆里的旧物,让人心中顿生时光悠悠、乡情不变的感觉。 

   昨天,融媒体访谈还邀请了浦口区永宁街道党工委书记赵杰现场交流。赵杰介绍,40多年过去,永宁如今已是“中国 美村镇”,农民人均年收入超过2万元,家家户户通了自来水,农田实现了机械化收割和播种……“永宁是南京的西向门户小镇,南依老山国家森林公园、中拥滁河省级水利风景区,有知青故里、水墨大埝和西埂莲乡等四星级乡村休闲旅游景区,目前知青故里内占地500亩、共达12万株的大马仕革玫瑰正含苞绽放。江苏发展大会召开期间,欢迎江苏老乡前往参观、指导。”他说。

 

协会新闻| 协会通告| 行业资讯| 协会概况| 名家访谈| 政策法规| 奖项评选| 学术交流| 会员风采| 专题活动| 传统文化拾萃| 会员服务| 分支机构| 教育培训|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 江苏省传统文化促进会  2016  ALL RIGHT RESERVED
主办单位:江苏省传统文化促进会  ICP:苏ICP备1603170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