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传统文化促进会欢迎您!!!
返回首页|加入收藏|联系我们
  • 首   页
  • 协会新闻
    协会通告
  • 行业资讯
    协会概况
  • 名家访谈
    政策法规
  • 奖项评选
    学术交流
  • 会员风采
    专题活动
  • 传统文化拾萃
    会员服务
  • 分支机构
    教育培训
  • 联系我们
今天是:
协会通告更多+
  • 关于开展江苏省传统文化促进会“传薪奖”评选表彰活动通知
  • 2020年江苏省传统文化促进会会员、会员单位发展通知
  • 致江苏省传统文化促进会全体会员的倡议书
政策法规更多+
  • 关于印发《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认定与管理办法》的通知
  • 中共中央国务院重大国策: 2020年, 全面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官方开展文物火灾隐患整治和消防能力提升三年行动
  • 八达岭出台破坏文物和不文明旅游行为惩戒办法
  • 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
  •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九项保护措施指什么?
  •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
会员服务
入会事宜协会基地表格下载
  1. 江苏省传统文化促进会入会须知
  2. 江苏省传统文化促进会“传薪奖”申报表格
  3. 副主席、常务理事、理事提名条件
  4. 江苏省传统文化促进会会员入会申请表
  5. 分支机构、代表处管理办法
  6. 江苏省传统文化促进会团体会员单位入会申请表
协会新闻 理论|评论 会员|理事|会员单位|理事单位|常务理事单位 入会条件|协会基地|申请条件|表格下载 年度人物评选|江苏文化传承奖 展览展示|论坛峰会|企业沙龙 协会简介|协会领导|内设机构|各市协会|协会大事记|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江苏传统文化促进会 协会新闻正文

苏州姑苏区举行非遗传统手工技艺创意创客大赛

2018-04-30 22:30:32      来源:中国网

日前,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举行非遗传统手工技艺创意创客大赛。一批兼具传统匠心与创新思维的非遗文化产品令人耳目一新,这些产品背后的文化元素跨界、传授模式变革、制作工艺创新,为非遗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一条崭新路径。‍

金工银饰培训及DIY体验

据介绍,为了更好地弘扬“姑苏匠心”精神,推动和造就年轻一代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人才,姑苏区举办了此次非遗传统手工技艺创意创客大赛。肯达文化的江小玲与故宫博物院合作推出“千里江山图团扇”,现已成为国宾礼品。江小玲说,制作“千里江山团扇”是个繁复的艺术再创作过程,集合了传统“花罗”工艺,其提花纹样的设计源于故宫清代缠枝牡丹纹花罗文物,而紫檀木的扇柄扇架又是由苏作制扇工艺师精工细作而成。这是一个结合了苏式文化和故宫紫禁城文化的集大成之作,在传统的非遗文化上进行了突破性的创造。“苏作手艺+故宫文化”,这一全新的跨界非遗文创产品,已成为故宫天猫旗舰店的热销货。“非遗文化从来不缺工艺,传承下去就必须要打开思维。”江小玲说,希望更多老百姓特别是年轻人能够了解接触到传统文化,这样才能发扬光大。

‍

陈野旺在进行 饰珠宝设计

据介绍,在非遗传承发展这条路上探索创新的,还有从事 饰珠宝设计的陈野旺。他努力突破传统师傅带徒弟模式,把金工银饰制作技艺制作过程实行全开放,甚至进行金工银饰制作技艺培训课程,让年轻人手工体验DIY 制作,真正做到了全民体验,全民创新。“以前是师傅带徒弟的模式,知道这门传统手工艺的人越来越少,不利于传承发展。”陈野旺说,通过他们现在这样的形式,让更多的人对这门手艺感兴趣,一起来参与。未来,他计划成立金工实训基地,培养更多真正想要学习传统手工金工技艺的学员,特别是针对一些大专院校 饰专业的学生进行再培训。

同样,在不断突破传统创新的手工艺人还有国家 批名贵钟表鉴定师田亮。作为中华老字号 创新传承人,他成功复制了已经消失的苏州历史产品“苏钟”的传统制作工艺,还创新制作了“园林系列纪念表”“微缩苏钟”等。“在创新工艺的同时,也是为了让世人了解到我们苏州的钟表历史,这是中国一个具有百年历史的钟表 。”田亮说,他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接触和了解我国的钟表文化。

‍

园林系列纪念表

苏州,古称吴,简称为苏,又称姑苏、平江等,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城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长江三角洲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姑苏区由平江、沧浪和金阊三个古城区合并而成,是苏州这座2500多年古城的精华之地,具有得天独厚的厚重历史和灿烂文化。苏州也是中国 批2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吴文化的发祥地。特别是座落在姑苏区的一座座苏州园林,更是中国私家园林的代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 文化遗产。中国大运河苏州段入选 遗产名录。

协会新闻| 协会通告| 行业资讯| 协会概况| 名家访谈| 政策法规| 奖项评选| 学术交流| 会员风采| 专题活动| 传统文化拾萃| 会员服务| 分支机构| 教育培训|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 江苏省传统文化促进会  2016  ALL RIGHT RESERVED
主办单位:江苏省传统文化促进会  ICP:苏ICP备1603170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