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传统文化促进会欢迎您!!!
返回首页|加入收藏|联系我们
  • 首   页
  • 协会新闻
    协会通告
  • 行业资讯
    协会概况
  • 名家访谈
    政策法规
  • 奖项评选
    学术交流
  • 会员风采
    专题活动
  • 传统文化拾萃
    会员服务
  • 分支机构
    教育培训
  • 联系我们
今天是:
协会通告更多+
  • 关于开展江苏省传统文化促进会“传薪奖”评选表彰活动通知
  • 2020年江苏省传统文化促进会会员、会员单位发展通知
  • 致江苏省传统文化促进会全体会员的倡议书
政策法规更多+
  • 关于印发《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认定与管理办法》的通知
  • 中共中央国务院重大国策: 2020年, 全面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官方开展文物火灾隐患整治和消防能力提升三年行动
  • 八达岭出台破坏文物和不文明旅游行为惩戒办法
  • 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
  •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九项保护措施指什么?
  •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
会员服务
入会事宜协会基地表格下载
  1. 江苏省传统文化促进会入会须知
  2. 江苏省传统文化促进会“传薪奖”申报表格
  3. 副主席、常务理事、理事提名条件
  4. 江苏省传统文化促进会会员入会申请表
  5. 分支机构、代表处管理办法
  6. 江苏省传统文化促进会团体会员单位入会申请表
协会新闻 理论|评论 会员|理事|会员单位|理事单位|常务理事单位 入会条件|协会基地|申请条件|表格下载 年度人物评选|江苏文化传承奖 展览展示|论坛峰会|企业沙龙 协会简介|协会领导|内设机构|各市协会|协会大事记|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江苏传统文化促进会 协会新闻正文

保护文化遗产 彰显文化自信

2019-06-09 20:38:58      来源:中国江苏网

   2002年,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同志为福建人民出版社《福州古厝》一书撰写了序言。在2019年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来临之际,人民日报重新发表习近平同志这篇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文章,对于在全党、全民中大力倡导热爱文化、珍惜文化的情怀,对于我们更好传承文明、增强文明自信,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人民日报,2019年6月8日)
 

  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此时重刊习近平总书记17年前所作的《<福州古厝>序》,就是为了重现习近平同志一系列开创性的工作理念和实践方法,这一重要文献,让我们更加深刻领悟到党和国家对保护文化遗产的高度重视和战略远见,更加深刻认识到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的重要性。
 

  今年6月8日,是我国第三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由首都博物馆、文物出版社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文化瑰宝学海方舟——新中国文物出版70周年展”在首都博物馆开幕。此次共展出图书98本、图片100余幅,展览展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文物图书出版成长、繁荣的历程,从另一个视角反映了中国文物事业70年发展进程。
 

  当端午假期遇上“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作为文化遗产集中展示地的博物馆,立即掀起了观展热潮。文物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遗物和遗迹,各类文物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人类的社会活动、社会关系、意识形态以及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当时生态环境的状况,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历史的见证。文物是帮助人们认识和恢复历史本来面貌的重要依据,特别是对没有文字记载的人类远古历史,它成了人们了解、认识这一历史阶段人类活动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依据。一件件文物宛如连接古今的桥梁,可知先人之内心,解读民族之基因,激发群众对文物史料的求知欲,以及对中华文化的自信感。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同样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为适应新时代的新要求,更好的被群众接受,近年来,像《国家宝藏》这样的文博探索类节目应运而生,此类节目融合应用纪录片和综艺两种创作手法,展现全国各地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让人大饱眼福。高质量的文化节目,促文化“活”起来,充满时代气息、与群众的生活接轨,让人在观看中感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
 

  中国是文明古国,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富多彩。要统筹规划,整体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是新时代彰显文化自信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刘厚廷)

协会新闻| 协会通告| 行业资讯| 协会概况| 名家访谈| 政策法规| 奖项评选| 学术交流| 会员风采| 专题活动| 传统文化拾萃| 会员服务| 分支机构| 教育培训|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 江苏省传统文化促进会  2016  ALL RIGHT RESERVED
主办单位:江苏省传统文化促进会  ICP:苏ICP备1603170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