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传统文化促进会欢迎您!!!
返回首页|加入收藏|联系我们
  • 首   页
  • 协会新闻
    协会通告
  • 行业资讯
    协会概况
  • 名家访谈
    政策法规
  • 奖项评选
    学术交流
  • 会员风采
    专题活动
  • 传统文化拾萃
    会员服务
  • 分支机构
    教育培训
  • 联系我们
今天是:
协会通告更多+
  • 关于开展江苏省传统文化促进会“传薪奖”评选表彰活动通知
  • 2020年江苏省传统文化促进会会员、会员单位发展通知
  • 致江苏省传统文化促进会全体会员的倡议书
政策法规更多+
  • 关于印发《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认定与管理办法》的通知
  • 中共中央国务院重大国策: 2020年, 全面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官方开展文物火灾隐患整治和消防能力提升三年行动
  • 八达岭出台破坏文物和不文明旅游行为惩戒办法
  • 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
  •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九项保护措施指什么?
  •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
会员服务
入会事宜协会基地表格下载
  1. 江苏省传统文化促进会入会须知
  2. 江苏省传统文化促进会“传薪奖”申报表格
  3. 副主席、常务理事、理事提名条件
  4. 江苏省传统文化促进会会员入会申请表
  5. 分支机构、代表处管理办法
  6. 江苏省传统文化促进会团体会员单位入会申请表
评论 理论|评论 会员|理事|会员单位|理事单位|常务理事单位 入会条件|协会基地|申请条件|表格下载 年度人物评选|江苏文化传承奖 展览展示|论坛峰会|企业沙龙 协会简介|协会领导|内设机构|各市协会|协会大事记|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江苏传统文化促进会 评论
  • 赏花文化焕发时代活力2020-04-02
    又到一年赏花时,作为中国民间一项重要习俗,踏春赏花自古以来就深受人们喜爱与欢迎。我们今天仍可在为数众多的诗文和游春图中一窥当年古人赏花盛况,而历经千年,人们踏春赏花的热情不仅未减,线上直播等“云”赏花形式更令人耳目一新,还带火了乡村旅游,催生出“赏花经济”,为赏花文化注入时代内涵。 在古代,赏花是一项受众广泛、几乎人人...
  • 李定广:捐赠“寄语”为何钟爱传统诗词2020-04-01
    作者:李定广(《中国诗词大会》学术总负责人、上海师范大学中文创新团队教授)   席卷全球的疫情,给我们带来苦难的同时也催生了一些新的文化现象。其中你来我往在捐赠物资上贴“寄语”,甚至成为一些国家展示文化内涵的一种有趣方式。“寄语”中摘录的我国优秀传统诗词名句或者类似诗词的偶句,传递了温情,也赋予了疫情期间独特的“...
  • 《韩熙载夜宴图》的迷与谜2020-03-30
    ■马凌   《韩熙载夜宴图》是我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因其画面具有超强的叙事性,及画面背后的历史传奇,吸引了一大批研究者。 《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故宫博物院曾宣布将于今年展出《韩熙载夜宴图》,尽管由于疫情原因,观众暂时还无缘欣赏真迹,但无数爱好者已为之雀跃不已。   复旦大学马凌教授对此画的探究,相信会给观众带来新...
  • 须静观止:清代苏州潘氏的收藏2020-03-29
    吴中七老图 卷二(国画) 林福昌    李军   “须静观止——清代苏州潘氏的收藏”作为“清代苏州藏家”系列特展的收官之作,于12月20日在江苏苏州博物馆开幕。“清代苏州藏家”系列在筹备之初,经多方权衡,选择晚清时期苏州地区最...
  • 张涅:《吕氏春秋》与《吕览》2020-03-28
    作者:张涅(浙江科技学院中文系教授)   司马迁《吕不韦列传》记载:“吕不韦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余万言。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曰《吕氏春秋》。”又在《太史公自序》中说:“不韦迁蜀,世传《吕览》。”张守节以为《吕...
  • 詹丹:《红楼梦》与苏州地域文化2020-03-24
    作者: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教授、中国红楼梦学会副会长 詹丹   《红楼梦》中的人物活动虽主要在北方帝都充分展开,但地处江南的苏州,作为一个诗和远方的城市也不时被小说中的人物提及,或者在叙述策略中得到一种迂回的联系。这一方面是因为,其中有不少重要人物出生于苏州,与苏州有着割不断的联系;另一方面,即便有些人物身处北方最繁华的都市,苏州对他们而言,依然有着别样的新奇和魅力...
  • 和诗以歌,让经典咏流传2020-03-20
    光明日报记者 刘江伟   近日,在《经典咏流传》的舞台上,一首全新创作的《汤显祖遇见莎士比亚》让《牡丹亭》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两部经典焕发新生。节目嘉宾、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康震抑制不住兴奋,“这不仅是东西方两位文学家的相遇,也是汉语世界与英语世界的相遇、中西方文化的相遇”。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打造的大型文化音乐节目《经典咏流传...
  • 白鹿原民俗村被拆,如何打捞流失的民俗文化2020-03-17
    作者:王钟的   据报道,3月12日,投资3.5亿元的陕西西安白鹿原民俗文化村正式启动拆除工作。从开业时单日接待游客量达到12万人次,到后来的门前冷落车马稀,再到停业整改半年后最终拆除,中间还不到4年时间。   互联网上有不少文章总结“失败的小镇”。其中,海南中华民族文化村、四川成都龙潭水乡等多个当地曾经寄予厚望的民俗文化村被屡次提及。如今...
  • 二胡:民族器乐的美依然鲜活地流淌2020-03-16
    在疫情期间,文艺工作者们以自身擅长的艺术形式积极参加抗疫,涌现了众多凝聚人心、激励信心的战“疫”文艺作品。其中,用民族艺术表现形式创作演绎的文艺作品也令人印象深刻。二胡MV 《都是英雄儿女》等作品、二胡“云课堂”等公益教学,以及抖音等平台上关于二胡的视频作品,都受到网民关注和追捧,这引发了笔者的思考。   二胡,最早起源于隋唐时的...
  • 螺蛳壳里做出大道场2020-03-13
    我国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华传统文化和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伟大见证。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对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和情感家园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传承历史文脉、保护文化遗产,是每一个城市特别是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职责。 南京市秦淮区作为古都金陵的起源处、现代南京的建城地,区域面积小、人口密度大、...
  • 苏州古典园林:精雕细琢 咫尺之内造乾坤2020-03-11
    “没有哪些园林比历史名城苏州的园林更能体现出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的理想品质。咫尺之内再造乾坤,苏州园林被公认是实现这一设计思想的典范。这些建造于11-18世纪的园林,以其精雕细琢的设计,折射出中国文化中取法自然而又超越自然的深邃意境。” 这是1997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以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为代表的苏州古典园林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时,对其作出的评价。2000年...
  • 书写根脉相通的中华文化“字”信2020-03-10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致信祝贺甲骨文发现和研究120周年,向长期致力于传承弘扬甲骨文等优秀传统文化的专家学者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并致以诚挚的问候。    一撇一捺总关情,一横一竖传文脉。历经三千多年的时间洗礼而不朽的甲骨文,是汉字的源头,是千年中华文明的标志,具有崇高的象征意义。作为世界四大古文字之一,1899年甲骨文的发现是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勾勒出中华优秀传...
  • 《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激活传统诗词文化的创造力2020-03-08
    作者:高昌(《中国文化报》理论部主任、《中华诗词》杂志主编)   在我们众志成城抗击疫情、共克时艰的日子里,古老而又青春的中华诗词唤起人们许多深沉而诚挚的内心感动。“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五岁半的青岛小孩王恒屹站在舞台的中央,用稚气的嗓音念着颜真卿的这两句诗,那沉稳自信的小表情、灵动机敏的大眼睛,还有“绝地反击”...
  • 《家道颖颖之等着我》:家风文化的精神力量2020-03-04
    作者:舒笑梅(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不久前,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的家风主题系列剧《家道颖颖之等着我》,通过讲述张成人老人的故事,生动形象地向观众展示了家风传承的独特方式。张成人一家传承不息的“好男儿自食其力站着生,大丈夫以身报国不畏死”的家训,深深印刻在人们的脑海中,使家风故事传得更远,让家风传承深入人心。   该片根据真...
  • 传统节日如何在5G时代生长2020-02-28
    5G时代,万物互联。如何通过回望守护传统文化,让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与当下生活相勾连?近日,“我们的节日南京”首届高端论坛在南京农业大学举行,论坛上,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传统节日的当代意义。   换个角度,   从式微中寻找“增长点”   南京农业大学民俗学研究所教授季中...
  • 传统戏曲如何做直播上抖音?“宅”生活出了道附加题2020-02-23
    京剧《四郎探母》剧照 疫情当前,剧场演出停了,不代表为观众提供优质艺术作品与服务也按下暂停键。坚持练功、云端排戏,用创作反映疫情中涌现的感人事迹,这是文艺人的本分。在此基础上,如何巩固观众群,利用新媒体做增量,提高传统戏曲的网络能见度,成为一道“附加题”。 眼下,许多上海的文艺院团和艺术家以“云剧场”...
  • 让传统文化浸润时代人心2017-02-13
    中国诗词是我们独有的文化瑰宝,是沉淀在每一位中华儿女血脉里的文化基因,能唤醒每个人心底 温暖的记忆。丁酉新春,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成为一场现象级的文化盛宴,像一道清流直入人心、浸润心灵。 中国诗词,是中国人的精神礼赞。诗经、楚辞、汉魏六朝诗、唐宋诗词、明清诗词、近现代经典诗词……这些耳熟能详、打动人心的篇章,浓缩了中华文化的精华,展示了几千年来中...
  • “诗词大会”的火爆是弥合文化裂痕的“寻父行为”2017-02-13
    刚刚落幕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无疑是这个节日档的 赢家,观众们打开电视,跳过了众多的明星真人秀与荧屏热剧,锁定了这档乍看之下似乎阳春白雪的小众节目。收官战播出的收视率更是排在了实时的 位,将一众热剧都甩在了后面。节目结束,但热度仍在发酵,其中 的获得者00后的武亦姝更是“圈粉”无数。 这档节目被观众称为综艺中的“清流”,在网络上搜索...
  • 周积寅:陆越子其人其画2016-11-17
    陆越子先生天资颖悟,勤奋刻苦,成就卓著,在当今中青年大写意花鸟画家中,当推佼佼者。他走的是一条传统——生活——修养——创新之路,一条成功之路。其人其作,特色有三:   其一:眼高手高。古今画家中,有眼高手高者、眼高手低者、眼低手低者。这主要取决于画家文艺修养的高低与艺术实践的多少。只有眼高手低的人,未见眼低手高的...
当前2/2页|共39条记录
首页上页12
协会新闻| 协会通告| 行业资讯| 协会概况| 名家访谈| 政策法规| 奖项评选| 学术交流| 会员风采| 专题活动| 传统文化拾萃| 会员服务| 分支机构| 教育培训|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 江苏省传统文化促进会  2016  ALL RIGHT RESERVED
主办单位:江苏省传统文化促进会  ICP:苏ICP备16031700号-1